当前位置: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叶 > 茶文化 >
茶叶
茶文化精选
花茶
黄茶
其他
红茶
绿茶
黑茶
乌龙茶
茶具
白茶

蔡襄与《茶录》

蔡襄(1012——1067),原籍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人,后迁蒲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书法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同为宋四大家,一般称为苏、黄、米、蔡。

蔡襄

其实按年代算蔡襄应当排在第一,而在书法史上却把他排在宋四家的最后一名,这说明他在宋四家中影响最弱,更有甚者,另一种说法苏、黄、米、蔡的蔡是蔡京,而不是蔡襄,只不过蔡京的人品太差而被人唾弃,才被蔡襄捡了便宜,得以列四家之末。对宋四家的排队,多数人往往因袭成说,人云亦云,而对于其深层次的问题,却少有探究。先说蔡襄书法的水平,他的晚辈,也是在四家中拔头筹的苏东坡评曰:“蔡君谟(襄)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由此看来,蔡襄的书法水平并不低,也基本排除四家中“蔡”为蔡京之说。那麽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一点还要从历史本原和书法史来考查。先说书法史,书法在唐代达到了自晋以后的第二个高峰,即书法的技法到唐代已全部完备,后代书法在技法方面已无突破的余地,宋殿唐后,蔡襄作为早期书家只能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在技法方面,蔡襄全面继承了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优秀传统,从而铸就了蔡襄书法大家的地位。

蔡襄与《茶录》

至于其书法的最终成就让位于其他三家,这是一个历史承绪和发展的问题,正是蔡襄的书法成果的借鉴,为后来三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既他们只能避开“尚法”这条死路,另劈一条“尚意”的新路,从而使宋代书法走出了唐代书法的樊笼。因此蔡襄书法没能超越唐代书法,是一个时代问题。其次就四家当年所处的社会环境论,蔡襄在政治上的成就应当是最高的,这里边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蔡襄一生仕途顺利,二是蔡襄一生政绩颇多。杜甫云:“文章憎命达”。虽然蔡襄只活了五十多岁,但却比其他三家官运好。还有一点,蔡襄书法存世量少,他“不轻为书”(朱长文《续书断》),也不看重书法,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儒者之工书,所以自优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即使皇帝下命令让他写字,他也拒绝,并且認为书法只是个人游戏之事,不能像个匠人一样为写字忙碌受累。这从也导致蔡襄不能更深入地探讨书法艺术,使书法达到极致。

茶录

    传世的蔡襄《茶录》既是一部关于茶的专著,也是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与茶有关的第一部著作产生在唐代,是号为茶圣的陆羽写的,这部书据后人研究,约成书于公元758年,距蔡襄生活的时代二百余年。《茶经》是茶叶研究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在《茶经》之后还有一部丁谓(966——1037)写的《北苑茶录》。丁谓大蔡襄四十六岁,与蔡同一朝代,而且都做过福建漕运使——负责督造贡茶的官隶。茶叶著作的出现,当是饮茶之风盛行之后的产物,根据《茶经》的年代,我们可以推断茶叶的使用和生产到唐代才形成规模,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包含了浓重的享乐成分,这重风气也延及了在军事上实行驼鸟政策的宋代,关于宋代官员及文人的享乐,在宋人笔记体著作及后来的《水浒传》里就能清楚看到。但是也正是陆、丁、蔡等茶业专家的研究和著作的印行,更由于皇家的大量饮用的推波助澜,才使得茶叶这种原本普通的树叶成为后世人类的第一大饮料,其功自是伟甚。

蔡襄的《茶录》因见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既没写到建安的茶)”,以及丁谓《北苑茶录》“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戏,曾未有闻”的境况下撰写的,自是一部集大成的总结之作。“不第建安之品”,建安即今福建之建瓯,是宋代福建茶的最主要的产地,《茶经》的缺漏,说明当时的茶叶产量不大以及福建还没有成为全国产茶的中心。丁谓著作只论到种植和采摘,对于茶戏,亦即后来称为茶艺的饮茶表演,却没有涉及,大概丁谓不长于此项。《茶录》的出现,把茶叶的生产和使用作了全面总结,虽然其最初用意在于宫廷及达官贵人,但对于后世却是能让茶叶做为一种饮料得以风行天下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位福建人,蔡襄更是奠定福建茶在全国地位的第一功臣。
 

   《茶录》用小楷写成,对于蔡襄的书法,苏东坡有这样的评价:“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东坡题跋》)。”前人论蔡襄书法渊源,多及于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而细究蔡襄小楷,于新体之外尤多古法,即蔡襄对于钟繇书亦有深及,其小楷中时见隶意。后人对于蔡襄,多把他作为书法史上一位过渡性的人物,他的传世墨迹,多不被人取法,但其书法成就在当世却倍受推崇,在书法史上远逊于蔡襄的苏舜钦,在有宋一代,亦享有盛誉,这在同样有擅书之名的陆游的笔记著作里可以看到。拨开历史迷雾,以发现的眼光重新审视前人,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新见解,基于此,我们不妨把蔡襄的小楷书,择为取法对象,其一可以告慰于蔡襄这位功被后世的前贤,其二可破小楷书取法面逼仄的局面。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唐物茶入 日期:2016-09-19收藏:64 栏目:[茶文化]

    有关唐物茶入产地和窑口问题,一直都是日本陶瓷、茶道研究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福州发现唐物茶八及烧制窑口的消息传到日本,引起日本陶瓷、茶道界的极大关切。日本国野川美术馆和里千家茶道资料馆等多家单位派出专家学者来福州考察这一重大考古发现...

  • 茶船——漂在黄河上的茶道 日期:2016-09-18收藏:198 栏目:[茶文化]

    作为茶馆意义的茶船,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河中下游的徐州一带,就可觅到其浩荡身影了。当时,流行开来的茶船,不叫茶船,叫玩船人家――因其以青花布幔为饰,还被文人雅士们美其名曰“茶船画舫”。听听,多好的名字。徐州城黄河故道上有3个著名...

  • 厦门茶叶味道——鹭岛茶香 日期:2018-10-15收藏:174 栏目:[茶文化]

    厦门在很多时尚杂志上留下的字眼是悠闲、慢城、安逸最近在新闻周刊留下的是P、责任当作为一本小众专业杂志走进厦门时,我们也在思考。能给读者带来一个怎样的厦门?看多了白鹭洲上嬉戏的白鹭,习惯了环岛路上拍岸的浪涛声,我们选择游走在厦门的古...

  • 茶为国饮历史原因初探 日期:2016-09-18收藏:104 栏目:[茶文化]

    历经古今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随着罢荤倡素、提倡简朴观念的普及,东晋终于逃过了亡国灭种的命运,在中国南方偏安一隅了一个多世纪。某种意义可以说,晋由酒亡,由茶救。从这时起,茶饮逐渐取代了酒饮,成为中国人最常饮用的生活饮料。如古人云...

  • 成都茶馆与成都茶文化,无茶不成 日期:2015-08-19收藏:158 栏目:[茶文化]

    成都茶文化镜像与文化人类学传播 今天的成都茶文化是一面独特的镜像,反照出来的是文化人类学传播的焦虑问题。那么21世纪,成都茶文化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 成都陆羽茶艺中心四序茶会 日期:2018-08-01收藏:89 栏目:[茶文化]

    在成都陆羽茶艺中心四序茶会中,有专业的司香,以香道的应用来衬托茶道的精神。 而泡茶师以不同的服装,代表不同的季节与精神。这样的茶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神。 在这样的时刻,茶会代表着一种精神,这是一个合敬同爱的茶会、风仪...

金骏眉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金骏眉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