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叶 > 茶文化 >
茶叶
茶文化精选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花茶
黄茶
茶具
其他
绿茶
黑茶

苦口茶师 苦茶乃吾师

中国之茶拥有太多的雅号,诸如忘忧草、不夜侯、瑞草魁、草木人、吉祥草、苦口师,凡斯尔尔,不一而足。试想,除了作为茶树宗主国的咱们中国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亦堪赋予茶如许深蕴着哲思理念、人文理念并审美理念的雅号呢?我敢断定,那是绝无仅有的。

苦茶等这些个雅号,我十分欣赏,尤其苦口师。更是欣赏无已。故尔我的书斋或则以“苦茗斋”名之,或则以“三味茶寮”名之,或则以“不夜侯茗庐”名之,或则以“忘忧草茶屋”名之,再则呢,就是以“苦口师茶坊”而名之的。

但我深感抱愧的是,在所有这些个命名之中,“苦口师茶坊”的命名却是最晚的,大概仅仅才有半年左右工夫吧。此则何以故也?缘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我对“苦茶是我师”这个理性认知感悟得太过迟钝。于今每念及此,不免深感抱愧。

说到我跟苦茶的结缘,其实也是非常迟晚的,那是始于我的离休生活,情形是这样的:离休前夕,考虑到自己即将面临人生的一次大转折,即彻底卸下了肩上的职务担子,因而不由一再提醒自己:离休之后,我绝不可以在晚年岁月里让生命抛荒,留下空白。我想,我必须选择好自己有可能从事,并且有兴趣从事的一门课题,潜心研究之,著述之。为此而苦苦思索良久,最后才作出了选择,即选择了茶。从离休那一天起,我便一直从事茶道文化的研究与写作。——我跟苦茶的结缘即起始于斯了。

于今历过十几个寒暑下来,我跟苦茶确乎全然打成了一片,可以说,日日月月年年都在不倦地读茶、鉴茶、赏茶、咏茶、论茶、写茶……而我跟茶结缘的时日愈久,则自然也就茶谊愈深,茶情愈炽,由是引发而出的种种感悟和感动也就愈其多多也。

就在感悟与感动之余,我先后写下一些咏赞苦茶的文字。记得最初写下的那篇拙作,就叫《苦茶岁月》,发表在日本出版的《茶文化·悠悠》杂志上,那是在读了明代著名学者李贽的《茶夹铭》之后而写下的一点感怀。

李贽对于苦茶的咏赞,强烈地感染了我。他跟苦茶面对面作了一番告白,说:“我晚年无有老友,朝夕相处就惟有你啊;世间清苦,谁能比得上你呢!”尤其在写到末尾处,更是倾其赤忱,直抒胸臆,不禁擎起一盏酽酽的茶汤,直面苦茶而喟叹道:“你呀,其实并不姓汤,我也不姓李。只因咱俩结缘于志同道合,彼此性味才总是一样。那好,咋俩索性就此易姓改名,同称清苦先生罢。”

他这跟苏轼称呼苦茶谓叶嘉先生,大抵是处于同一情怀,同一理念罢。然而尽管这次被清苦先生感染至深,却怪只怪我生性愚拙,竟迟迟未能作出苦茶是我师的这个理念认知,真真遗憾也。

其后不久,我又写下了咏赞苦茶的另一篇拙作,即《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一文,那是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诗剧而写成的。苦茶在他的心目中,并非一般饮料,而是生命的粮食,非但是物质生活的粮食,而且更是精神生活的粮食。这正如我国西藏,以及在内蒙、新疆一带少数民族同胞中流行的所谓“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一样,他们大抵同样是把茶视为生命的粮食:既是物质生活意义上的粮食,又是精神生活意义上的粮食罢。

由此我便一度陷于沉思之中:离休这些年来,我一直陶染在苦茶的酽酽茶氛之中。唔唔!苦茶给我营造出了怎样的精神文化氛围啊:教我淡泊,教我宁静,教我平易,教我温良,教我真纯,教我珍重,教我自洁,教我热忱,教我慷慨,教我礼让,教我含蓄,教我清苦,教我简约……

而在良久的沉思之中,我觉得仿佛有一位不失大师风范的影像,或隐或显地不时栩栩然出现在我的心灵世界里……哦哦!这影像莫非就正是淘染于我,施教于我的那位苦口师么?

我咏赞苦茶的再一篇拙作,就是《中国茶道的苦韵之美》一文,这是不久之前才执笔写成的,发表于广州《茶文化》杂志上。该刊设有我的专栏,即“中国茶道美学漫笔”。从2004年底起,一直连载至今,其续篇仍待撰写中。此篇乃是《苦茶万岁》的姊妹篇。而相隔的时段,竟长达十载以上!

哦哦!漫漫十载岁月之后,我这才彻悟到了:李贽笔下的那位清苦先生,恰恰正是一直在给我施以潜移默化,循循善诱,永是不倦地陶染于我,示教于我的大师,何等可敬可亲的良师并恩师啊!

于是乎顷刻之间,苦茶是我师的这份理性认知,这个必会成为我为之咏赞的永久主题,便在我的心海中翻腾激荡不已。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信阳毛尖的茶礼与茶俗文化 日期:2016-09-06收藏:124 栏目:[信阳毛尖]

    信阳人,不仅客人登门要以茶敬客,真诚恭谨,绝无懈怠,而且亲朋好友之间的往来,也多以茶为礼,馈赠酬和,绝不疏忽。这是信阳流传了干百年的纯朴习俗。茶将茶乡人的朴拙纯厚天长地久地浇灌在山乡村岭,茶已与信阳人血脉、魂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

  • 我与橘红色茶结缘 日期:2016-09-19收藏:64 栏目:[茶文化]

    其时,欧美流行饮用正山小种红茶,以至正山小种红茶的出口量逐年增加。为了便于正山小种茶叶的出口,更为了增加关税收入。清政府在三都澳开通了“福海关”(正式开埠时间为1899年),英、美、意、俄、日、荷兰、瑞典、葡萄牙等13个国家21个茶叶公司,...

  • 永远的陆羽 日期:2016-09-18收藏:127 栏目:[茶文化]

    长兴县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杜使恩在说起顾渚山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把声调提高了几分:“中国茶史上有三次贡茶的高峰,第一次就是在我们长兴的顾渚山!”的确,顾渚山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茶山,而是一个盛世的茶江山,并因陆羽和贡茶而变得神圣。...

  • 盘点形色各异的茶游学 日期:2019-12-25收藏:57 栏目:[茶文化]

    形形色色的茶游学 每年,春暖茶生时,赶赴茶山的不仅仅是茶农、收茶客,还有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游学者-他们,因爱茶而习茶 究竟是什么样的生长环境成就了茶的香气与滋味特质? 茶,是如何从茶树上的一枚鲜叶,变成一盏馨香甘醇的茶? 古茶树长什么样的? 岩...

  • 黄山毛峰的茶俗文化 日期:2016-09-07收藏:152 栏目:[黄山毛峰]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亳,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

  • 《续茶经》——记录中国的茶事变 日期:2019-12-25收藏:75 栏目:[茶文化]

    陆羽《茶经》写于780年。陆廷灿《续茶经》初创于武夷山,完成于1734年,历时约17年。陆廷灿为什么编写《续茶经》?从时间上说, 《茶经》、《续茶经》两书问世相隔近1000年。正如陆廷灿所言,自唐至清,茶的产地和采制票饮方法及其用具,已与《茶经》所说...

金骏眉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金骏眉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