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分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0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能显著...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明清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得到极品的六安瓜片为幸事。《两山墨谈》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微倍于宫...
瓜片香幽润心田 六安瓜片形似瓜子。叶面向内翻卷,着白霜色,如果霜色均匀且霜中泛绿,一般说明拉老火较好,所泡出来的茶味较浓,香气较好。选购六安瓜片时,除看其外形是否略像瓜子、大小是否适度、霜中是否呈绿之外,还可闻其香味,好的瓜片干叶...
在六安乃至齐头山一带,有关瓜片的传说有许多。 相传齐山有个农民姓胡名林,为雇主采制茶叶。一天采茶时,忽然看见石壁上有几株奇异的茶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芽叶上密布一层白色茸毛,银光闪闪。胡林精于制茶之道,知道眼前的茶树是极为难得的...
周恩来饮茶思友 1975年深秋的一天,重病在身的周恩来总理问医护人员:有没有六安瓜片茶?我想喝点六安瓜片茶!当周总理喝着工作人员找遍京城大小商场才觅得的六安瓜片沏的热茶时,他回味良久,神情凝重地对医护人员说:谢谢同志们,我想喝六安瓜片,...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笔者来到齐头山一位农户家,喝了一道地地道道的瓜片,果然香气扑鼻。清新四溢。屋内很快被茶香笼罩。这曾萦绕过紫禁城的茶香,如今却停驻在这黛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内,平淡含香,绵柔的滋味千年不绝。 当我将瓜片凑近嘴边的霎那...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明代茶学名家许次纾一句经典名言,引出了六安瓜片的丽影精魂,同时开启了这种片茶近600年的传奇经历。 传奇名茶,香飘古今 六安瓜片历史悠久,为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早在唐代,...
茶史追溯 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自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到清咸丰(1851~1861)三百年间,六安瓜片被列为贡品。明代徐光启《家政全书》中记载: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清朝咸丰帝的懿嫔(即慈禧)生下了载淳。咸丰帝闻知此事...
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
六安瓜片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六安瓜片根据品质特征共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六安瓜片的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每一片不带...
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六安瓜片的故事——一名字的由来
关于“六安瓜片”名字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
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
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一或第二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此时,瓜片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名史--名人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这是明朝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
古代诸多诗词中,有许多是赞美六安茶的。其中两首最为出名,一是明朝三位名人李东阳、萧显、李士实联手写了七律赞六安瓜片:“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日一酌中霖水?重试君谟小凤团”!二是清朝霍山县令王毗翁写霍山黄芽的:“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须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六安瓜片”茶诞生于“六安茶”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华。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乾隆年间诗人袁枚所著《随园食单》所列名品,以及民间传说,六安瓜片于清代中叶从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演变而来,当地人流传“齐山云雾,东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达金盆照月、北连水晶庵”的说法。六安瓜片原产地在齐头山周围山区,清朝列为名品入贡,并畅销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京津地区,曾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市场。
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方有资格每月享受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老一辈革命家对六安瓜片多有情钟,一代伟人周恩来与叶挺将军曾有一段与六安瓜片的不解情缘。
建国后,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军委作为特贡茶。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六安瓜片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被传为佳话。“六安瓜片”不愧为六安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997年,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开始以试点的方式,进行恢复六安瓜片传统工艺的工作,以独山镇冷水冲、磨剑冲、柳树冲三村作为试点。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具体工艺如下:
(1)摘茶等到“开面”。即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时开面,叶片生长基本成熟,内含物丰富,成茶香气高。
(2)鲜叶要扳片,采摘回来的鲜叶,经过摊晾、散热、再进行手工扳片,将每一枝芽叶的叶片与嫩芽、枝梗分开,嫩芽炒“银针”,茶梗炒“针把”叶片分老嫩片,炒制“瓜片”。扳片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是独一无二,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扳片的好处,既可以摘去叶片,分开老嫩,除杂支劣,保持品质纯一卫生,又可以通过扳片起萎作用,利于叶内多酚类化合物及蛋白质、糖类物质转化,提高成茶滋味和香气。
(3)老嫩分开炒,炒片分生锅和熟锅,每次投鲜叶一两至二两。生锅高温翻抖杀青,熟锅低温炒拍成形。
(4)炭火拉老火。炒后的湿坯茶经过毛火、小火、混堆、拣剔,再拉老火至足干。拉老火是片茶成形、显霜、发香的关键工序,人称“一绝”。拉老火采用木炭,明火快烘,烘时由两人抬烘笼,上烘2—3秒翻动一次,上下抬烘70一80次即成。有人形容其“火光冲天,热浪滚滚,抬上抬下,以火攻茶”,成为一道引人入胜的景观。
品种分类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过去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三个品种:
提片: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瓜片”;
梅片:进入梅雨季节,茶叶稍微粗老,品质一般,这段时期采制的称为“梅片”。齐山瓜片分1~3等,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级8等。
六安瓜片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六安瓜片根据品质特征共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六安瓜片的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如果是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六安瓜片分级特征
①通品一级:形似瓜子匀整,色绿上霜,嫩度好,无芽梗漂叶和茶果,清香持久,鲜爽醇和黄绿明亮匀整。
②二级瓜子形:较匀整,色绿有霜,较嫩,稍有凛叶,香气较纯和,较鲜爽醇和,黄绿尚明,黄绿匀整。
③三级瓜子形:色绿,尚嫩,稍有漂叶,香气较纯和,尚鲜爽醇和,黄绿尚明,黄绿匀净。
④极品瓜子形:平伏大小匀整,宝绿上霜,嫩度高显毫,无芽梗漂叶和茶果,清香高长持久,鲜醉回味甘甜,清澈晶亮,嫩绿鲜活。
⑤精品瓜子形:匀整,翠绿上霜,嫩度好显毫,无芽梗漂叶和茶果,清香高长,鲜爽醇厚,清澈晶亮嫩绿鲜活。
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非常具有保健作用,其化学成分是由3.5%~7%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六安瓜片是所有绿茶当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茶叶,因为全是叶片茶生长周期长,茶叶的光合作用时间长,茶叶积蓄的养分多。
①抗衰老: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分氧化,会产生
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0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0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②抗菌:六安瓜片原料研究显示,六安瓜片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六安瓜片具备整肠的功能。
③降血脂: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六安瓜片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④瘦身减脂:六安瓜片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⑤防龋齿、清口臭:六安瓜片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⑥防癌:六安瓜片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⑦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⑧改善消化不良情况: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六安瓜片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六安瓜片以减轻病情。
六安瓜片的功效与作用就介绍给大家,通过上文讲述我们可以知晓六安瓜片对健康的益处,大家闲暇时不妨泡上一杯六安瓜片茶来喝,以此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
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
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六安瓜片还十分耐冲泡,其中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
六安瓜片的冲泡方法
①赏茶:六安瓜片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汤色清澈绿亮、香气清雅、回味悠长等独特的品质,冲泡之前可以先细细观赏六安瓜片的形、色、味,领略一下名茶的风韵。
②水温:六安瓜片应分两次冲泡,茶温在80℃左右,先用少许水温润茶叶,轻摇茶杯或茶壶,使茶叶的香气充分散发出来。六安瓜片切忌用沸腾的热水冲泡,水温过高会使六安瓜片茶叶受损,茶汤变黄,味道也跟着变苦涩,滋味也就不醇正了。待茶汤温热的时候便可以饮用了,要想品出六安瓜片的醇正滋味,在饮用时应小口品啜,缓慢吞咽。
③细品:六安瓜片头道茶应细细品味其鲜味与茶香,茶汤余下三分之一水量时应续水,二开茶是最浓郁的,饮后回甘生津,齿颊留香,身心舒畅。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
六安瓜片的品赏
六安瓜片茶汤香气清高,伴有瓜果的鲜甜滋味,沁人心脾,在品饮时别有一番风味,仿佛置身于茶道山水当中,其乐无穷。六安瓜片的一般品尝有四个步骤:
①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②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
③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④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沫、淋盖”等传统的方法冲泡。
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
对茶汤的色、香、味,形以色为主。
传说,有一个名叫胡林的长工和他的同伴,到深山老林寻找神茶,有一天,偶然在人迹罕至的崖石上看到了几株奇异茶树,胡林攀上险崖,来到茶树边一看,发觉此茶叶是他几十年来从未见到的好茶。心想采了这些茶回去,财主定会重赏。当他摘下两颗芽头时,忽然,石洞一阵巨响,黑风从洞里刮出,一只黑色的大蝙蝠朝他扑来,吓得他双手一伸摔下悬崖,命归黄泉了。为了采到神茶,财主亲自带了有武功的家丁,拿着刀枪来到悬崖下,命家丁们爬上去,一定要杀死黑蝙蝠,采到这种神茶。他先后派了三个家丁上悬崖,都在洞口被黑蝙蝠削下脑壳,丧失了性命,只好收兵,再作计较。
深夜,财主睡不着,便起身来到后花园踱步。忽然,花丛中一团白气升起,化作一位仙姑,手持一束鲜花,来到财主面前说:“悬崖上洞里的蝙蝠是个妖精,刀枪不入,会呼风唤雨,你不要再让家丁去送死。明早可叫家丁到山上采鲜花,放在蝙蝠住的洞口,蝙蝠看到鲜花眼睛会瞎,闻到香气定会自取灭亡,不过,这种茶只有为民办事的人喝了才有益,否则,它就和普通茶一样”。
说完,仙姑不见了。
天刚蒙蒙亮,财主将家丁召集训话,要他们到野外采摘鲜花。不久,家丁们都捧着一簇簇的鲜花回来了。财主按仙姑的指点,来到悬崖,架起云梯,将鲜花丢在洞口边。蝙蝠精看见鲜花,眼睛顿时睁不开了。闻到香味,喘不过气来了,最后憋死在石洞中。采到神茶后,将茶芽放在碗中一泡,碗中浮起云雾,凝若一朵祥云,奇香扑鼻,财主欣喜高叫“神茶,神茶!”后来经过精心加工,就成了闻名全国的六安瓜片。
六安,以水为名,地处北亚热带的边缘,属湿”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季风显著,雨量适中;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配合良好。
滔滔渭河水向东流去,滋润着六安人民心中的幸福之花,勤劳智慧的六安人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如今,一座现代化滨水之城、生态之城已经呈现在广大市民的面前。正是因为六安的生态环境好,所以孕育的六安瓜片更是远近闻名。
六安茶的主要产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地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之品质最佳,尤以金寨齐云山周围的瓜片为珍品,故金寨产的瓜片又名为“齐山云雾”。
而石婆店镇所产的六安瓜片茶无论在形、色、味、香均堪称一绝,是典型的六安瓜片茶核心生产区。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金寨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由于地形的差异,金寨县南北的物候相差半月左右。
六安瓜片最初产自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的品质最佳,因其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被称为“齐山云雾瓜片”(简称齐山瓜片)。
齐云山是大别山脉的一支,海拔840米,峰峦起伏、云雾弥漫、树木葱茏、土质肥沃,具备出产高级茶的自然条件。蝙蝠洞在齐山南坡的悬崖峭壁上,洞深丈余,可容数人,洞内自上而下有一狭长石缝,无数蝙蝠栖息出入,撒下许多粪便,洞口原有数十丛茶树,由于蝙蝠粪便十分肥沃,且富磷质,因而茶丛高大,制成茶叶尤其清香,外形,单片平展、顺直、匀整,叶边背卷、平展,不带芽梗,形似瓜子,色泽宝绿,叶被白霜,明亮油润;内质,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高。
石婆店镇是六安市西去边境的一个乡级镇,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本镇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1129.7毫米,蒸发量1450.5毫米;年平均气温19.5℃,绝对湿度15.8毫巴,相对湿度80.6%;全年无霜期222天;本区降水充沛,多集中在五月至九月份。本区地层属杨子地层区,大别山地层分区中的六安地层小区,山露地层有震旦系佛子岭群,石炭一一二叠系“梅山群”,中生界侏罗系凤凰台组,白大畈组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正是由于这里充足的水量,独特的地质环境,才产出了堪称一绝的六安瓜片。
主要产地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
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
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
气温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土壤
山、茶、水结合蕴育了“齐山冲”六安瓜片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1982年、1986年分别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其后1995年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奖和“中国国际茶文化、茶产品推荐奖”。
1999年经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测评为国际茶叶界质量最高等级“国际先进水平”、并于同年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同时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
2001年中国(芜湖)茶博会上荣获“茶王”殊荣。[1]
2007年3月26日至28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将六安瓜片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绿牡丹4种名茶,作为“国礼茶”赠送给俄罗斯领导人。
2008年,六安瓜片已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0年,六安瓜片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
2014年5月8日,由六安市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六安瓜片茶文化节暨2014六安名优茶推介会,在南京市茶叶协会、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南京分会等的共同努力下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