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到底是茶之路还是道之路?
两位和尚背着行囊迎着风沙前进。
他们前往哪里?且让我们小心地追随他们。
一眼望去,大雪覆盖的茶林很像仙境。
风尘仆仆前进的他们让人想到了熟悉的“走茶马古道的人”。
他们就是走茶路的人,因为通过他们可以观照茶道。
迎风前进的两位和尚各自背着一个行囊。
行囊里有什么呢?
是安居时修到的真理吗?还是其他的什么?
令人惊奇的是,两位求道者行囊中装的不是别的什么,却是谷雨前刚刚摘下的雨前茶。从随身携带茶这一点来看,他们分明是茶僧。他们在安居时得到的收获可能全部体现在谈禅中了吧。
令人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小溪行传禅师谈过的话:
“如果忽然遇见猛烈而敏捷的人,应该怎么对敌呢?”
“请放下凶猛的心,喝一杯茶吧!”
好像是这样的话流行到禅家后,才出现了“茶禅一味”的词。
肯定是一个茶、一个禅最终以“一味”的话结束了火药味浓厚的禅问答。他们为了把在安居时彻悟到的茶禅之意传播到众生中,开始了修道之路。
现在两个人背着行囊走向何方呢?
仔细想想,他们可能是为了寻找像黄山谷诗词中所说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那样的地方而开始行程的吧。
那地方应该是潭阳的净土寺无量寿殿。
两位和尚到了无量寿殿后解开行囊坐了下来。
打开大门,这不就是水流花开的地方吗?
建筑师金皆天说过“把空闲的宇宙秩序装在空间里”,这不就是有与无共存的空间吗?
无量寿殿是指殿阁,大概是表示极乐净土的意思。
两位和尚把安居时彻悟的话头足足装在行囊中,在到达无量寿殿后摆了茶席。
无量寿殿上善于茶道的陶盘,与两位和尚一同坐在茶席上。
陶盘在茶罐上装水后,两位和尚拿出了行囊中的茶叶。
沏上了热茶开始品茶。
等到茶气散发到全身后,两位和尚开了口。
“在这水流花开中品茶,很像陷进了法喜禅悦中啊!”
还有一位和尚吟诵黄山谷的诗句:“静坐处茶伴香初。妙用时水流花开”。他说:“在这里饮茶一杯胜过三个月安居得到的喜悦啊。与陶盘分享真是高兴。”茶道的境界,也就在这张弛之间吧,饮茶使心灵变得宽阔。水流、花开。
掉落的茶水声像是沿着门缝掉落到莲池之上。
和尚们日常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制作茶叶的生活。和尚们喝着茶水悟道,然后再把茶杯放在前面,陷入禅味之中。禅的境界在茶杯中展现。
我突发奇想。是不是像茶杯中的茶香那样,在禅全部显现时,大彻大悟的那一瞬间也会更加接近呢?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日本万福寺古刹的煎茶道盛宴 日期:2018-06-23收藏:137 栏目:[茶道]
十七世纪的明末清初,中国高僧隐元禅师应德川幕府之邀东渡弘法,于1654年率弟子20多人,在郑成功的帮助下从厦门搭乘战船抵达日本。不仅在京都宇治市建立一个完全的中国式寺院万福寺,还将明代盛行的瀹茶法传到日本。当时京都宇治的制茶师特别将抹...
-
参加茶会必须注意的21条款 日期:2018-08-01收藏:98 栏目:[茶道]
对于茶客们来说,和三五好友找一处僻静雅致的场所,来场不负茶品不负卿的茶会,真真是件极好的事情了。各类组织做的高大上美学茶会,更是体现自己是个高端文艺青年的好机会。 什么?你说参加茶会没有经验,担心露怯不知道怎么去?收藏以下21条军规...
-
论茶道艺术的自白 日期:2020-02-24收藏:129 栏目:[茶道]
茶道艺术是以茶道为媒介创作出的艺术。这句话有如说绘画是以线条与色彩为媒介画出来的艺术 、舞蹈是以肢体为媒介舞动出来的艺术 、文学是以文字为媒介书写成的艺术。茶道这个媒介是什么呢?是泡茶、奉茶、喝茶与包含其间的思想与美学,其他常在茶道...
-
茶汤的“味”与“觉” 日期:2016-09-18收藏:122 栏目:[茶道]
喝茶时,品饮茶汤时,欣赏茶汤作品时,让眼睛、鼻子、口腔仔细关注那杯茶的色、香、味,获得的资讯汇总到脑部,然后形成该茶的立体形象,那就是茶性。 清楚了这些眼、鼻、口的感观,是不需要每次逐一分析的,感觉器官瞬间就可将资讯送达脑部形成...
-
韩国茶道的中正之味 日期:2019-07-23收藏:172 栏目:[茶道]
这些年,一直跟随着茶的脚步探寻世界,2012年开始走访全国的茶产区,2019年11月,我从杭州飞韩国首尔,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韩国访茶之行,从首尔、益山、宝城、到广域。 中国的茶文化底蕴深厚,韩国茶道源自何方?韩国茶道陆地传来说记载,在新罗时代...
-
古琴与茶的对话 日期:2016-09-18收藏:187 栏目:[茶艺]
在古老又年轻的南后街上,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里一场题为“茶和古琴的对话”的展览。精美的茶器、茶席和难得一见的名家古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现在的非遗博览园,曾经的“叶氏民居”,老宅融明、清、民国三个时代的风格于一体,是南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