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芽的机械精制工艺流程详解(精)
精制过程是在初制基础之上的再加工,不但对茶叶外形进行整饰,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因此,相对毛茶而言,精制茶在从外形到内质的综合品质方面得以提升。黄茶有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等三类,根据品质及级别要求差异,精制方法有一定的不同,但总体工序大致相同,由于其品质与绿茶相对比较接近,因此精制可以参照绿茶。下面在借鉴杭绿本身路精制技术简单介绍霍山黄大茶精制方法。
一、霍山黄大茶精制流程
毛茶复火,筛分,抖筛,复撩-机拣风选(剖扇、复扇)-电拣,手拣、补火,净茶分筛,后紧门、净撩,清风,入库待拼,匀堆装箱。
二、关键操作规程与要求
1投料复火
【操作规程】
a.领料工按照生产计划安排拖茶,并作好记录;投料工按照均匀、连续原则付料。
b.及时整理好包装袋,并注意每批每组的扫批工作,不得混乱。
C.及时清理平圆筛面杂物,记录杂物数量及主要种类。
2.初分
【操作规程)
a. 1000型大平圆筛机配置三块筛网,技术员需要掌握筛网配置(1#+2.5#+16#),面筛及底筛的孔径要根据茶叶质量及机口流量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b. 820型平圆筛机配置四块筛网,技术员需要掌握筛网配置(4#+6#+8#+12#),筛网的孔径要根据茶叶质量及机口流量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c.每班要求刮筛四次,每天上午、下午各两次;皮带打蜡,上下午各一次。
【技术要求】
a.初步分出茶叶长短、粗细及头子茶,并使头子茶中基本不含4孔以下茶叶。
b.用于初分的1000型、820型平圆机的头子茶分别堆码(珍眉茶上端头子或齿切后降级下批投料)。
C.1000型大平圆机的筛底茶堆码后,进整理组的平圆机,分出10、12#正茶和碎茶及黄末。
d.820型平圆机的筛底茶堆码后,进8茶专用风选机,分出8正茶
e.保持适度流量,使茶叶均匀分布筛面,勤刮筛片,确保筛网畅通。
f.分清规格,区分茶叶长短,使外形匀齐,长短基本一致。
3抖筛
【操作规程】
a.根据茶叶品质特征,在技术员指导下,架设筛网。
b.保持筛面茶叶均匀,勤刮筛片,确保筛网畅通;及时标识号头茶,并作处置。
【技术要求】
a.筛取茶条,分好粗细,去除粗大坨块、大片圆头,使头子茶不含细长茶条。
b.联装的每组抖筛分二段,前段筛网比后段的孔径要紧一孔;一般使用8*+7#、9*+8、10*+9#。
C.抖头茶做好标识,一般采用旋切、降级及下批投料方法处置。
4.初风
【操作规程】
a.根据茶叶级别、筛号,由技术人员掌握调节分量、下茶角及隔板高低,不允许操作工调整。
b.及时标明正茶、副茶标识。
C.分好各筛号的正口、子口、次子口、轻口茶,整齐堆码。
dE口茶称作:本4A、本4B,本5A本5B,本6A、本6B,本8A、本8B.
【技术要求】
初步分出茶叶级别,区分老嫩,并扇去绿片、绿筋及毛衣等轻飘的茶叶和比重轻的夹杂物。
5撩筛、复抖、复扇
【操作规程】
一般用于外形较差的4、5孔茶,别的茶号少用;筛网配备以技术员的要求确定,其他操作同抖筛、平圆及风选。
【技术要求】
a.撩去4、5孔茶中较长的茶条及长曲筋梗,使4、5孔茶匀齐度符合标准要求。
b.撩头旋切后,进平圆一抖筛一风选工序,技术员定级。
6.机拣
【操作规程】
a.观察茶梗情况,调整好理茶板与丝杆间距,头道宽,以取长梗为主,二、三道依次减窄,尽量使茶叶不含茶梗。
b.保持适当下茶量,以均匀分布拣梗槽板,并成直行排序下茶为宜
C.分别装好茶叶及茶梗,并按技术员要求标识或标明处置。
【技术要求】
使茶内不含长于茶的梗,梗内不含短于梗的茶。
7长抖筛(整理组)
【操作规程】
a.用于处理4、5、6、8孔子口茶。
b.筛网配备以技术员的要求确定。
c.保持适度流量,使茶叶均匀分布于筛面,勤刮筛片,确保筛网畅通。
【技术要求】
分出子口茶中的好茶,提高正茶率,充分利用原料价值。
8风选、复扇(整理组)
【操作规程】
a.整理风选后的正茶称作:轻4、轻5、轻6、轻8、轻10。
b.确定需要复扇的茶,以及采取的方法;
根据茶叶品质调整风量、隔板及下茶角;参照标准样,按质取料,采取剖扇、清扇、清风等不同方法,逐次、逐级反复风选,使茶叶符合相应级别品质要求。
c.及时、准确标识茶叶级别,以待拖运。
【技术要求】
最后扇除各筛号茶内的轻质茶、茶片及夹杂物,提高成品茶净度,使茶叶符合标准样的要求。
9色选
【操作规程】
a.确定需要色选的茶号,严格按照色选机操作规程操作,根据茶叶净度调整色选机的电脑程序指令。
情况。
b.做好色选后正茶、茶梗数量统计及记录【技术要求】
进一步剔除茶梗及杂物,提高筛号茶净度,达到成品茶规格要求。
10.平圆(整理组)
【操作规程】
a. 820型平圆机配置四块筛网,技术员掌握筛网配置: 14+24#+40#+60",筛网的孔径要根据茶叶质量、机口流量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b.分出8#、10、12"正茶和碎茶及黄
C.8、10#、12"正茶和碎茶进行风选。
【技术要求】
使整理后的茶叶能适时、适宜地归入适当类别与级别。
11切轧
【操作规程】
a.根据茶叶级别调节好切茶机的刀片间距及滚筒间距,切茶加压以先松后紧为原则。
b.保持机器内无杂物,特别是铁性杂物,磁铁每天清理一次,并做好清理记录。
12待拼茶拖运码堆
【操作规程】
a.清理茶叶,认清批次、唛号、级别。
b.拖运及时,磅码准确,归堆正确。
C.作好磅码记录,作好归堆标识。
13小样拼配
【操作规程】
a.将每班的交验数归入“黄茶加工批次花色表”中,掌握本批次所有茶叶茶号及准确数量;用随机方法扦取各号头茶样,并保证其代表性;根据号头茶数量按比例拼配小样;对照标准样,检查审评小样,反复调整拼配比例,直到符合标准样
b.送小样到质量管理部审验,确认合格;小样合格后,及时写出拼配单,并向拼装组下达拼配通知。
【技术要求】
对照标准样,使小样外形、内质均达到其品质水平。
14.拼堆装包
【操作规程】
a.获得拼配通知单,并确认茶叶级别、数量;了解茶叶堆码区域,并确定投茶轮次、搭拼方法,力求按比例均匀投料;严格按照拼配单要求投料,翻仓要均匀,仓口交叉开放,及时清理落地茶;装包过程中随机扦取成品样,确保大样的准确性。
b.及时清理磁铁上吸附的磁性杂物,并做好记录。
C.按照规定刷唛、装包、称重、绞包,绞包绳的颜色须符合相关规定,堆码整齐,便于清点,并及时标识。
【技术要求】
确保成品茶品质符合标准样,重量准确,唛号标准、清晰,重量误差符合要求(±0.2%)。
15.成品检验
【操作规程】
a.质量管理部负责成品质量检验,扦取每批大样并检验水分、粉末等理化指标,出具检验报告。合格品车间交验入库,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b.车间送一份大样到生产管理部,便于掌握品质水平合理与否情况,以便安排生产。
【技术要求】
严格执行规定的检验标准与方法,保证被检验产品报告客观、公正和准确。
16.交验入库
【操作规程】
确认被检产品合格与否,决定接纳入库或退回。清点入库产品清单,核对数量,检查批唛,确保准确无误,开出入库单,交成品库验收。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莫干黄芽与霍山黄芽的暑天大pK 日期:2018-10-27收藏:151 栏目:[霍山黄芽]
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味俱减,日用所需,贮小罂中,箬包苎扎,亦勿见风。宜即置之案头不过一夕,黄矣变矣。最早关于黄茶出现的记载,往往是由于绿茶操作失妥、储存不当等原因造成绿叶发黄,而此些过失之举在勇于探索的茶农手中...
-
霍山黄茶 金鸡山间瑞草魁 日期:2019-02-28收藏:192 栏目:[霍山黄芽]
霍山地气所钟,故有仙草霍山石斛,产于他山者药效输矣。而霍山茶亦得仙草之名,《霍山县志》载:茶称瑞草魁,霍茶又为诸茗魁矣。 一直向往霍山仙境,直到近年才有空前往寻访霍山的茶。可惜之前喝到的霍山黄茶,几乎都是绿茶的样子,很难找得到闷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