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具 > 瓷器 >
茶具
瓷器精选
红茶
花茶
黄茶
其他
乌龙茶
绿茶
白茶
黑茶
茶叶

月记窑的古早味

“洞上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瓷窑。”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家徐曼亚在他的《瓷史》中这样写道:“洞上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瓷窑。”

这座德化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龙窑,至今仍延续着薪火,采用最传统的柴烧技法,源源不断出产着内外销瓷器。而在洞上兴建的陶艺村里,还有一群年轻的陶艺手作人,借助古老的龙窑孕育出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而自由且富有活力的陶艺,也为月记窑增添了新的生机。

旧时龙窑,延续炊烟袅袅的古早味

绕过三班镇蔡径村洞上的盘山小路,回头便能看见依山而建的月记窑,翻新的牌匾和红砖,盖不住苍老的味道。建于明清时期的月记窑,宛如一条巨龙斜卧于山间,“龙窑”的名字也由此得来。窑边整齐摆放着成堆的木柴,石板阶被木屑和灰土覆盖,隐约露出废弃的残瓷碎片,在和煦的阳光中闪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诉说着400多年的柴烧瓷史。

月记窑

62岁的冯清芳师傅守护着蔡径村两个大小龙窑已有40多年,不到20岁的他就开始学习制瓷与柴烧。日复一日的千锤百炼,造就了老冯得心应手的柴烧技术。

整条龙窑由红砖和黏土砌成,呈拱形长条状,长约33米。窑身两边各凿有33个窑目(即添柴火的小孔),窑工正是通过这些洞口来把控火力。这一窑瓷器的赚与赔,全都在于火候的拿捏。烧一次窑,需要25吨柴火,窑炉可烧到1380℃高温,烧制28小时,瓷器就烧“熟”了。

“烧瓷要用眼看、凭感觉,温度太热,装瓷器的匣钵就会‘倒掉’,整条窑烧好了才会赚钱。”老冯轻抚被火烧得光滑的窑壁说。这个月窑内已陆续开始装货,烧好的一批茶壶要销往广东佛山。如今柴烧生意难做,以往一个月开三次窑,如今一个月仅开一次,手拉胚耗时耗工,也就赚个工钱。

再过个十来天,沉睡的“巨龙”又要苏醒了。比起上世纪70年代龙窑的鼎盛时期,如今的柴烧渐渐被人淡忘,被规模更大、更省时省力的电窑取代。而坚守着龙窑做柴烧的工匠,继续默默守护着一份匠人的情怀,一份与自然携手创造的古朴之美。

洞上陶艺,焕发月记窑的新生机

除了老冯的坚守,月记窑还吸引了一批新兴的陶艺手作人,他们对柴烧情有独钟,执着于这最古老技艺创造的淳朴之美,他们以耳目一新的陶艺作品延续着老龙窑生生不息的历史。

2014年洞上陶艺村建立,为德化陶瓷的创意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由牛棚改造的柴烧手工作坊旁,又盖起了一排黄土夯实的屋墙,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室,虽看起来简陋,却被主人点缀得别致用心。

透过其中一间工作室的落地玻璃门望去,一堆堆陶瓷坯体错落有致,一层层陶瓷器皿整齐而立,还有一个背影在全神贯注地做着手拉胚。我们小心推门而入,生怕打扰了这安宁的午后。这座仅60平方米的二层阁楼,属于阿捷、阿舜和龙腾这三位85后年轻人,工作室的名字叫做“陶谊兄弟”。

三兄弟既是朝夕相处的大学会友,又是共同筑梦的好朋友。自2009年从泉州工艺美术学院陶艺设计专业毕业之后,三人便萌生了成立工作室的想法,但那时德化的创意氛围并未形成,于是他们各自谋生,步入“社会学校”。阿舜远赴上海,阿捷辗转上海和厦门从事陶瓷设计,龙腾则到泉州担任书画老师,逢年过节他们聚头,都要把洒聊聊心中共同的小梦想。

历练与积累,让三兄弟成长了许多。2014下半年,陶艺村的建立,恰好成为了他们为梦想迈出第一步的契机。三人毅然辞职,决心实现初衷——做手工陶艺。“有个华谊兄弟,那我们不如叫‘陶谊兄弟’吧!”阿捷笑说,“谊”字谐音“艺术”的“艺”,简单又好记。

环顾阁楼二层茶室的展架,三兄弟的作品以茶器、碗、瓶等实用器皿为主。由于性格不同,三人所长也各有千秋,专业上也互补相承。阿捷是阳光运动的大男孩,擅长造型与设计;龙腾腼腆安静,擅长器皿图案描绘的细致活;阿舜内敛寡言,除造型之外还能雷打不动长时间地创作一件件作品。

三兄弟之所以迷恋柴烧,是因为柴烧陶瓷既呈现窑火洗礼后矿质陶土的素颜之美,又融合杉木、松木的草木灰,透出富有层次的古朴质感,不施任何釉药,也能变幻出绝不重复的窑变纹样,即使外观不太华丽,却有令人回味的暖色韵味。

柴烧偶得的惊艳作品,都被三兄弟小心保存于专属的架子上。他们的创作,也在不断尝试与磨合中有了新的惊喜。 “任何设计,其实没有根本的原创,都是历代优秀作品和成熟技艺的延续。我们结合古代漂亮的器型和实用的容量,再融入自己的灵感和市场的需求,才做出真正能为人所用的东西。”谈及工作室未来的发展,阿捷说他们并不急于求成,未来三年的目标,是在工作室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不断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同时在技艺上更加驾轻就熟,对器型的设计、重量的拿捏和手感、均匀度的把握都需更加极致。认知达到新的高度,才有新的创意跳脱出来。

陶谊三兄弟,是月记窑新生手作人的代表,他们是古老柴烧技艺焕发活力的符号。在这没有喧嚣只有瓷土气息的原始之地,才是梦开始的地方——用返璞归真的心与温暖的手作,磨灭时间的冷酷,用严谨、细致的匠人精神,谱写着月记窑的“新生态”。

后记:柴烧古早味,迎来新市场

复古有时候也是一种时代和潮流的轮回。独特与艺术的融合,个性与自由的表达,怀旧和前卫的交织,是如今月记窑新生手作人的新貌。

在这艺术多元化的新时期,80、90后的年轻人也开始探索人生追求的可能性。虽在柴烧技艺上,他们很难达到上一代人几十年的积淀,但在创意和审美方面,无疑有着社会敏感度的优势。品牌的创立,销售渠道的拓展,社交媒体的营销,网络购物的盛行,创意市集的兴起,都为这种充满人情味与温度的古老手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同龄人的认同感,远播的不仅是柴烧的历史,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延续。接收到这些信息的人们,也可以体会一把柴烧器物的生命力,在忙碌繁杂的世界里,寻求生活中片刻的静止与安宁。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锔活——锔后而活 日期:2015-12-26收藏:63 栏目:[瓷器]

    所谓锔活,简单说就是把破碎的器皿接好,再用金刚钻钻孔,用锔钉抓牢,补后恢复原样。宋时《清明上河图》中已经有锔补匠人的形象,清朝发展鼎盛,它与中国精美的瓷器相生,历经千年不衰。 这两年,锔活在国内也热火,有人为了求得锔补的美感,甚至...

  • 陈明良:白瓷艺术的深度解码 日期:2015-12-18收藏:51 栏目:[瓷器]

    1979年,陈明良中学毕业后,来到德化陶瓷一厂(以下简称“一厂”),补员父亲的工作。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手工与机械的龃龉。 “刚开始学(机械拉坯)的时候,很不习惯,有点学不来。用石膏做模型,包括组模、翻模,都要求很准...

  • 月记窑的古早味 日期:2015-12-18收藏:58 栏目:[瓷器]

    洞上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瓷窑。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家徐曼亚在他的《瓷史》中这样写道:洞上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瓷窑。 这座德化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龙窑,至今仍延续着薪火,采用最传统的柴烧技法,源源不断出产着内外销瓷器。而在洞上兴建...

  • 汝窑之外,王波和他的王波窑 日期:2020-07-23收藏:146 栏目:[瓷器]

    上世纪90年代的歌里常唱告别过去,重新出发,词曲激奋人心,仿佛打包好行李就能回到拉萨。但真正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挥手告别过去的梦,就像站在山巅的碎石上,这种游离感和孤独感能瓦解自我。 有些人后退,于是不断在怀疑自我中游移;有人前进,于...

  • 那些被时光洗练过的白瓷 日期:2015-12-18收藏:134 栏目:[瓷器]

    只有经受得住岁月沉淀的艺术品,才具有收藏的意义与价值。收藏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掘一件能够承受时光洗练的艺术品,也正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对于德化白瓷而言,我们又该如何去判定一件瓷器的收藏意义和价值?著名德化白瓷藏家苏银溪将为我们讲述...

  • 德化瓷的新生态 日期:2015-12-18收藏:139 栏目:[瓷器]

    “制磁之法,先在石矿取一种土,暴之风雨太阳下三四十年……旋置窑中烧之。”13世纪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览至德化时,当年曾亲眼目睹了制瓷的全过程。不过,令人感到更不可思议的是:“先人积土,只有子侄可用。”在德化手艺人心目中,瓷泥是一笔...

金骏眉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金骏眉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