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茶具 >
茶具
茶具精选
红茶
乌龙茶
花茶
黄茶
其他
黑茶
绿茶
茶叶
白茶

种类丰富的晋人茶具

晋至南北朝的三百余年既是我国饮茶史也是茶具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晋词人左思作《娇女诗》云:“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表明茶已从宫廷流布民间,茗香泽被普罗大众,饮茶不仅成为上流社会重要的交际方式,也开始有市井平民(包括妇女)参与茶事活动。由于茶树种植在江南推广,茶叶成为习见之物。《世说新语》等书记载,此时江南一带,客来敬茶已成礼仪——“坐客竞下饮”。到了南北朝,有皇帝甚至规定死后以茶饭替代牲祭。(事见《南齐书·武帝本纪》

晋人茶具

其时儒雅、精细的泡茶方式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讲究茶品和泡茶水质,乃至茶具质地、款式、茶汤颜色——“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冈,……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泽陶拣,自出东瓯,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晋·杜育《荈赋》)东瓯在何处?《景德镇陶录》说:“瓯越也,昔属闽地,今为浙江温州府,自晋已陶当时尚著。”考古材料证实,今属浙江温州的“瓯窑”从晋朝开始烧瓷,且是国内最早烧制茶具的名窑之一。“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潘岳《笙赋》)这里缥瓷指的是常见于晋代的青瓷。晋至南朝,与“瓯窑”齐名的还有江苏宜兴、江西、福建、四川、广东等地窑址生产的青瓷茶具。

晋瓷茶具

自晋宋至齐梁,江南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吸引苦于战火频仍而逃难南迂的北方移民。大量的移民使江南受中原文化的濡染,社会经济、文化均有长足的发展,农业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相继勃兴。到了南朝,更有许多社会名流南下。中原名士的南来(他们之中不少人已有“渴饮茗汁”之习)也促进了茶风的流布普及。与此同时,佛教南传,佛教寺院接踵而立。僧人坐禅破睡,以饮茶最为见功效,“吃茶去”成为禅门偈语,饮茶之风更率先在大小寺庙中流行。

建国以来,江南各地不断有晋至南朝时期的墓葬发现,其中仅福建各地已发现100余座西晋、六朝墓葬,另在闽侯洪塘怀安村发现南朝至唐烧制青瓷的大规模窑址。上述墓葬和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青瓷器皿,如碗、碟、盘、钵、耳杯、盘口壶、炉、盆、罐、盏托、盂、虎子、灯、花插等。其间可作烹煮茶具的有青瓷鳆。饮茶具则有青瓷直口扁圆腹水盂、深腹钵、浅腹平底碗、盏托、五盅盘等。壶为水器。造型常见盘口、直唇、园腹、高身、平底,其中鸡首壶最富地域特色。其形状随时代而变化,鸡头由小而大,流口由虚设而变成实用,壶身扁园而逐成垂腹,壶口由浅口小盘而变高盘深口。碗多浅腹、平底,而青瓷敛口四系罐是典型的贮茶器具。

这些茶器大多胎质坚细,里外施青灰釉或青黄、绿釉,釉层透明莹润。釉色淡青者称“缥色”,青中泛绿开小细片者,称绿瓷, “醪酿既成,绿瓷是启”。(晋《西京杂记》)器身上的装饰花纹常见刻划、模印或贴的佛家常用的莲花纹装饰,这与南北各地盛行佛教有关。此时出土于晋墓的浅盘形盏托,专司承接茶盏之职,以防盏热烫指和茶水外溢,是一种改进了的饮茶具。

关于盏托,宋人程大昌在他的《演繁露》一书中说“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烫指,取碟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实盏于蜡,无所倾倒,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程大昌的说法被后世广为沿用,但各地晋墓出土的盏托则订正了“托始于唐,前世无有”的说法。考古材料还证明,盏托应是由东汉的托盏发展来的,到南北朝时已普遍成为风行一时的茶酒器具。南朝的托盏,盏作敞口、浅腹、凹底,托为广口圈足或高圈足,盘心有一圈突棱承接盏托。这种形制的盏托可以在福州洪塘金鸡山等地的南朝墓葬中见到。

常见于福建南朝墓葬中的五盅盘则是另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青瓷茶具。

五盅盘是在浅腹平底的青瓷盘内环置了五个小茶盅,盘心多浅划莲瓣纹。一些盘作子口,似乎有盖,另有一些盘是中央凸出,凸出之处大小刚好可承盏底。盅则是敞口浅腹。出土的五盅盘有大小两种:建瓯水西山南朝墓所出五盅盘高4.1cm,口径23cm,上置五盅。器施青灰釉,饰冰裂纹,盅盘可以分离,这是大形盘,像是实用器。另一种小形五盅盘,多为子口平底,盅盘相连,像是冥具。福州南朝元嘉17年(公元440年)墓出土的小五盅盘:五个小盅与盘相粘,高5.4cm,盘径19.5cm。关于五盅盘的用途,有人主张是“一套轻巧适用的茶具或酒器”(《中国陶瓷史》),若按福州茶园山六朝墓中此类五盅盘与酒具羽觞叠压出土的情形来判断。五盅盘为茶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南朝梁、陈时期的各地墓葬与窑址中发现的青瓷茶器种类相当丰富:福州怀安窑出土的梁大同年问青釉茶具有用于贮茶的直口双系、四系或六系罐,单唇或双唇罐;饮茶所用的折口平唇、敛口平底钵及各式茶碗。这个窑一共出土了1022件瓷碗,口沿有敞口、直口、敛口之分,腹部则有球腹、深腹、浅腹之别,底足除平底外尚有实足、假圈足之异。这些碗釉面多晶莹温润,釉色豆青或灰青,略有冰裂纹。纹饰则大多施于口沿附近(弦纹),有些是在碗的内壁饰以同心圆。大小不一的瓷碗多数高5.3cm~9.2cm,口径8.2cm~14.9cm,底径3cm~9.2cm。

与大批瓷碗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茶碗托。托作盘状,敞口、斜壁、高圈足,盘心有凸棱一周,似是用以承接碗足的。这只托高5.2cm,盘径有17.8cm,托口径9.1cm。与此类碗托相承的托碗一般是敞口、深腹、凹底的。福州南屿南朝墓曾经出土过类似的托碗。而除了托碗,这时的饮茶具中还有托杯、托盏,均为托碗一个谱系。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寺院茶鼓 日期:2015-11-05收藏:95 栏目:[茶具]

    元代根据唐代高僧怀海《百丈清规》修订的《敕修百丈清规》(以下简称《清规》),法器中记有茶鼓,并附有击法、使用场合等。民国诗文中还写到杭州西湖寺庙有茶鼓声,当代报道陕西柏林禅寺、杭州径山寺配有茶鼓。茶鼓出处 茶鼓是《清规》记载的一种...

  • 好茶润万物,银壶容苍生 日期:2019-05-24收藏:142 栏目:[茶具]

    2018年12月22日,在福州举行了一场银器展《Moonlight》,展厅内,汇集了大量的银制茶器精品。笔者被眼前的茶器深深吸引着,琳琅满目的银壶令人眼前一亮、大饱眼福。入室唯见银壶素雅盈目,茶烟几缕,银壶淡然。银壶和茶的结合,共同呈现的不单单是...

  • 汀壶的“成器之道" 日期:2020-06-05收藏:118 栏目:[铸铁壶]

    陆羽说茶有九难,器便是一难。器,到底难在哪里? 器,是将茶从干茶转化成茶汤的工具。器之难,难在如何选择合适的器物来获得理想的茶汤。当代的饮茶方式,基本延续了明清以来盛行的泡饮法,即以热水冲泡茶叶的方式来获取茶汤。一人独饮,二人对饮,或举办...

  • 那些被时光洗练过的白瓷 日期:2015-12-18收藏:134 栏目:[瓷器]

    只有经受得住岁月沉淀的艺术品,才具有收藏的意义与价值。收藏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掘一件能够承受时光洗练的艺术品,也正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对于德化白瓷而言,我们又该如何去判定一件瓷器的收藏意义和价值?著名德化白瓷藏家苏银溪将为我们讲述...

  • 紫砂壶大师王寅春 日期:2014-01-13收藏:140 栏目:[紫砂壶]

    紫砂壶大师王寅春结识了素有“切玉圣手”之称的金石书画家潘稚亮,潘稚亮非常欣赏王寅春的壶艺,劝导他不要拘泥于古人,要从模仿前辈作品的工匠转化为有自己风格的艺人,要敢于在紫砂壶上署上自己的名字,并且给他刻了一方“王寅春”的鸡血石篆书印...

  • 盛兰亭,延续千年之美的中国瓷器 日期:2019-05-24收藏:83 栏目:[瓷器]

    瓷器是中国符号,合藏千年的东方审美意蕴。有世界瓷都之称的景德镇,传承至今未尝中断,更推陈出新。之前上手过汝窑青花的盛兰亭杯子,温润可人,古意中清雅脱俗,杯子控们会为了盛兰亭的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盖碗,竟乘飞机到别城的专营店去寻访求...

金骏眉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金骏眉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