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绿茶 > 安吉白茶 >
绿茶
安吉白茶精选
茶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黑茶
花茶
黄茶
茶具
其他

安吉白茶的历史与传说

安吉白茶是第一贡茶

中国历代王朝中唯一一位既热爱茶又亲自写茶书的皇帝是宋代徽宗皇帝赵估(图1—1)。宋徽宗赵估(公元1082—1135年)酷爱饮茶,精于茶道,善于点茶,与安吉颇有渊源,于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年二月,从蔡京言,在安吉设置皇家茶场,至此,安吉茶产业得以发展。在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赵估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该书有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等21节。“白茶”是其中的一节,现将这一节内容抄录如下。

白茶

“白茶白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两株,所造止于二三绔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上述宋徽宗赵估所描写的宋代白茶,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制造得法,品质是非常好的。从描写的茶树形态来看,枝条柔软易铺散开,叶片莹薄,如玉之在璞,老远望去,万绿丛中一点白。

安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多次组织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齐聚安吉研讨《大观茶论》中所提及的安吉白茶,通过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和重点高等学府,全国各地著名茶叶专家、学者,以及省、地、县与茶有关的主管部门领导、来自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和经贸界人士共计60人实地考察了安吉白茶原种茶树即安吉白茶祖,确实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情景。从现场考察茶树形态和叶片特征来看,与《大观茶论》中提到的白茶一一对比结果是完全吻合的,因此得出结论:安吉白茶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所指的白茶。

宋代贡茶有几十种,徽宗皇帝最喜爱“白茶”,原因是宋代人品茶崇尚点茶后茶汤泡沫色要白,忌苦涩味,所以,制茶时要反复压榨,去除苦涩的茶汁。而白茶本身就不苦涩,点茶后茶汤泡沫很白。所以,被列为第一贡茶。

白娘子与安吉白茶的美丽传说

在安吉一直流传着“白娘子南山盗宝救许仙,神仙果落地生根化白茶”的故事。

白茶

凌晨,白娘子扶床忧思,突然狂风大作,堂门开处,瓮声瓮气地送进一句谏言:“若要郎君治愈,非南山仙草救命、仙果救心莫属,万勿耽搁,阿弥陀佛!”白娘子循声望去,空空如也,谏言却在耳际回响。白娘子面对许郎柔声细语:“待我去南山盗得仙草、仙果来,不日就会痊愈。”

南山是仙草园,园内仙草千姿百态,含霞带珠,日夜神光闪烁,因此,仙家看守甚严,由白鹤童子昼夜把守。白娘子手袖一挥,腾云驾雾来到仙草园,她趁白鹤童子瞌睡之际,偷得了仙草仙果就走。白鹤重于醒来,穷追不舍,白娘子边战边退,终于摆脱了白鹤童子。

白娘子一路飞来,路经白茶谷山地(即大溪村横坑坞),见此高山峻岭,野竹莽林,云雾缭绕,涧水淙淙,暗暗赞道:此乃修道成仙之胜地也!

无意中竞将仙果失落在海拔800多m高的山巅。白娘子因救许仙心切,这一切全无发觉。

待到杭州,白娘子急忙取出怀中仙草煎汁灌人许仙口中。许仙渐渐苏醒,生命得以解救;欲取腰问仙果煎汤与许仙服用,使许仙不再相信法海蛊惑,稳定神志,忠贞爱情。但搜遍全身,不见仙果踪影,又不知丢失何方,只能罢休。后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杭州雷峰塔下,不得脱身也无法回来寻找。

却说仙果遇此境胜地,就在山巅发芽,生根、抽枝、放叶,因它系仙界之物,其叶色白,与众茶迥异,无花无果,不会繁殖。但是它历经宋元明清以至民国的千年风霜,始终蓊蓊郁郁,蓬勃常青,丝毫不见衰老,确是仙果神种,不同凡响!

星移斗转,日升月沉。雷峰塔轰然倒塌,白娘子终于解脱。为找到这颗仙果,她沿着当年飞越的路径寻至白茶谷,见仙果已在此地枝繁叶茂地长着,也就隐身居住此山继续修道,并呵护着白茶形影不离!(引自《湖茶文化》,参考《安吉风之白叶禅心》)

白茶祖和守护者的故事

据传,清代康乾年间,徽州有一先祖源自中原的赵姓望族,由于朝中为官者突生变故,罪及家族受株连,满门被抄。仅一人因在外作客而幸免于难,闻讯后遁走他乡。在前往皖浙的途中,遭遇官差质问姓氏,其人不敢实言,无意中望见身旁有棵桂树,玉蕊飘香,遂灵机一动,答日姓“桂”,才侥幸逃过一劫。

白茶

之后,这位改“赵”姓“桂”者流落至安吉大溪地界,为避免不测,藏身隐匿于横坑坞深山。次年,一个春天的夜晚,桂家人忽得一梦:一位须发皆白的仙翁将其领至西面山坡,随手一指,山地上破土而出一双奇葩,须臾,长成两株白色的仙树。正惊异间,仙翁已悄然隐去。

第三天清晨,在屋后的山坡上,发现山上有不少野茶树,而且都萌发了新芽。。但和其徽州老家茶树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株茶树的芽叶竟然是玉白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远远望去,这两丛茶宛如锦团簇拥,灿若太白会星。

山前的泉水冲泡,滋味竟是清甘无比。更为奇妙的是,这些芽叶在碗中展开后,叶片越发显得昭澈,仿佛璞中美玉,焕如晶莹春雪。从此,这一大一小仿佛情侣般的茶树就成了“桂”姓者的至爱。

春去秋来,当年落难到此的异乡人与附近的山民成了家,并生儿育女,过着平淡如茶的山里生活。斗转星移,“桂”家与茶为伴,繁衍生息,至今已有十数代。这个地方,后来就叫“桂家场”,而那两株奇异的茶树就叫“大溪白茶”。

桂家以茶为主要营生,自祖辈开始,就立下了“分家不分茶”的规矩。

因为这两丛白茶产量很有限,桂家每年将采制的白茶视为珍品,仅用来招待贵客。他们也曾尝试过茶树繁育,可奇怪的是,白茶开花但很少结籽,即便有结籽,播种长大后,叶子却是绿色的,失去了白化性状,与寻常茶树一般无二。久而久之,白茶树又多了一个别名“石女茶”,意思是无法传宗接代的茶。

到了近代,又有好事者将其中一株小的白茶移植出谷,可惜夭折了。从此,大溪桂家场只剩下一株白茶树,孤寂地藏身于幽邃的山坞,它便是安吉的“白茶祖”。

有关安吉白茶的茶史记载

唐德宗建中、贞元年间(公元780一804年),陆羽《茶经》定名,白茶二字始见于《茶经•七之事》篇,神秘的白茶惊鸿初现。

1042年刘异为丁渭《北苑茶录》作补《北苑拾遗》上记述“官园中有白茶五六株,而雍焙不甚至……”,这是湖州地区关于白茶最早的记载,而这一记载发现白茶时间比福建历史上白茶早了20余年,1062年《东溪试茶录》载“一日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证明福建在1062年前几年才有白茶,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佐证安吉白茶发现历史早于福建。目前,我们还不能考证福建古白茶(白叶茶)是否从湖州区域进行引种。

近代1930年,最早在安吉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后不知所终。

1981年,安吉县林科所设立“浙北茶树良种选育课题”。在全县范围内单株选育49丛,进行无性繁育筛选。

1982年,在山河乡(现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当时安吉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刘益民、程雅谷等在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可以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1斤=500g)。

安吉白茶的历史变革

安吉县历史悠久,据考证建置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县址设在今孝丰城。《后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黄巾起义震荡了全国,而在这里却太平无事。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认为此地是世外桃源,“既安且吉”,《诗.无衣》:“既安且吉兮”,因此,命名为安吉。

白茶历史

安吉,在《禹贡》中称“扬州之域”,为防风氏国西陲。商周时期,安吉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时,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移至今龙山、笔架山一带。本地春秋时属吴国,战国晚期,楚败越,这一带遂变为楚国辖区。吴楚文化在本地彼此消长,并逐渐由楚文化所主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设36郡。安吉属鄣郡,且鄣郡治所在今安城古城村。“鄣郡乃浙省有郡治所之始。”(见《重修浙江通志稿》)也就是说浙江境内最早的省会就在安吉。由于安吉在故鄣南境,故又称安吉为鄣南。鄣郡辖区范围东至江苏溧阳,西达安徽黟县等。至西汉初,辖境扩大到钱塘江以南的山阴(今绍兴)。故鄣城是春秋至汉武帝时期长江下游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和军事重地,可见鄣郡时期的安吉乃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政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6),秦始皇东游会稽经过鄣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更鄣郡为丹阳郡,郡治迁往宛陵(今安徽宣城)。原鄣郡治地改设故鄣县,隶属于丹阳郡,县治所在地称故鄣城。故鄣县辖境广袤辽阔,大致包括今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分。

故鄣古城遗址在今安城西北10km龙山北麓,始筑于春秋时期,隋开皇年间(公元581至604年)废弃。城址略呈方形,城墙为泥土夯筑而成,东西长600m,南北宽550m,城廓面积0.33kin2。南城墙靠山,原有护城壕,现已淤塞。西北角城墙存留较好,西城墙也大致可见轮廓,东、西两城门痕迹依稀可辨。残存城墙高5m,基宽23m左右。遗址中出土了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瓦当类建筑构件。如有“千秋万岁”、“汉兼天下”等字样的绳纹瓦及春秋战国至六朝时期的文字瓦当、兽面纹瓦当。文物证明了故鄣城城址是迄今已知太湖南岸及浙江地区同时期规格最高的城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鄣城之南北还各有一处与故鄣城城址下层堆积同时期的墓葬群,南谓龙山墓群,北谓笔架山墓群,均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鄣郡治地受平息“吴楚七国叛乱”战争之破坏而渐趋凋敝。东汉末期,各地多有响应黄巾起义之举,唯鄣地之民仍守土创业。因故鄣县辖境广阔,统治者为强化控制,在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即黄巾大起义第二年,割故鄣县南境另置一县。汉灵帝以《诗经•无衣篇》“安且吉兮”嘉之,赐名“安吉”。县治设于天目山乡(今孝丰镇),仍属丹阳郡。安吉建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

东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析吴、丹阳两郡中的一部分新置吴兴郡。自此,安吉隶属于吴兴郡。故鄣朱治、朱然、朱纪祖孙3代助东吴孙氏巩固政权,功勋显赫。特别是东吴名将朱然(公元182-249年),字义封,故鄣人,出身东吴豪族,13岁过继给舅父朱治为子,少时曾为孙权同窗好友。三国争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汉,一生屡建战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朱然与潘璋在临沮生擒关羽。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朱然率五千人马与陆逊一起抗击刘备,取得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辉煌战绩。此后,朱然镇守荆州重镇江陵,打败了曹魏连续半年的围困和进攻,威名远扬。65岁时,官左大司马、右军师。后人为纪念这3位朱氏显官,遂命名朱氏故里为“三官”。朱然在安徽马鞍山墓的发掘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东晋和南朝相继定都建康(今南京)。安吉作为京城至杭州的要道所在,不断兴盛。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析故鄣及广德、长城、阳羡、义乡县各一部建绥安县,原故鄣城渐废。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桃州(今安徽广德),安吉改属桃州。盛唐诗人皎然有《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诗,其诗序云:“安吉,古桃州也,今为吴兴右邑。”安吉的地方志,见于文献著录的,最早的要数《古桃志》,纂修者及年代均不详,今已佚。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废桃州(安吉县同废),属长城(今长兴)。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复置安吉县,属湖州。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县令孔志道移县治于玉磬山东西,无城郊。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县令孔志道将安吉县治由玉磬山迁至今安城。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升安吉为州,州治设在安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砌石加固,此后多次重修。全城周长约6000m.。

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安吉降州为县,安城仍为县治。太平天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安城两度遭到严重破坏。

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5年)改安吉州为安吉县,与孝丰县并属湖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安吉、孝丰两县并属浙江省。三年(公元1914年)置道,属钱塘道。十六年(公元:1927年)道废,直属浙江省省府。

公元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孝丰与安吉合并,仍称安吉县。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安吉白茶的保鲜和保存方法与品质 日期:2018-10-19收藏:86 栏目:[安吉白茶]

    受条件所限,小包装安吉白茶在销售中大多是一个开放式的过程,在保鲜方式上可采用干燥剂干燥去湿或除氧、抽气充氮等气调技术进行保鲜。特别是除氧、抽气充氮等气调技术,可以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减小茶叶品质变化速度,非常适合流通过程中的小...

  • 从内外品质特征判断安吉白茶的优 日期:2016-09-06收藏:139 栏目:[安吉白茶]

    精品安吉白茶干茶嫩绿,显玉色,就是俗话所说的“白”,且条直显芽,芽头壮实,一芽一叶,芽长于叶,成朵、匀整,汤色嫩绿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叶白脉绿的品质特征。看茶叶外形以鉴别茶叶采摘加工的好坏,内容包括条索松紧、老嫩、净...

  • 安吉白茶的历史与传说 日期:2016-09-06收藏:173 栏目:[安吉白茶]

    唐德宗建中、贞元年间(公元780一804年),陆羽《茶经》定名,白茶二字始见于《茶经•七之事》篇,神秘的白茶惊鸿初现。在安吉一直流传着“白娘子南山盗宝救许仙,神仙果落地生根化白茶”的故事。据传,清代康乾年间,徽州有一先祖源自中原的赵...

  • 安吉白茶的冲泡方法与茶艺表演步 日期:2016-09-06收藏:179 栏目:[安吉白茶]

    茶艺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详解 日期:2016-09-06收藏:67 栏目:[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虽为白叶茶,却属于绿茶类。因为它的白叶茶按照绿茶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就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而言,安吉白茶有与其他绿茶的相同之处,也有与其他绿茶的不同之处,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及钱义荣经验整理,向大家展示安吉白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 安吉白茶发展大事记 日期:2016-09-06收藏:163 栏目:[安吉白茶]

    1980年8月,全县茶叶普查,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桂家仓发现一株野生白茶祖,由县拨款进行保护培育。 1982年4月,从野生白茶王嫩枝条剪取插穗,进行短穗扦插育苗。 1983年3月,将白茶苗移栽于县林科所良种选育对比试验小区。 1987年1月,成立安吉白茶开...

金骏眉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金骏眉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