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骏眉网 > 茶叶百科 > 黑茶 > 安化黑茶 >
黑茶
安化黑茶精选
白茶
黄茶
绿茶
茶具
其他
花茶
茶叶
红茶
乌龙茶

史考安化黑茶品种的变迁

安化黑茶作为湖南一大特产,主销祖国西北及苏联邻近地区已有数百年历史,信誉极高,一直久盛不衰。为历代政府增加国税、巩固边防、满足边区人民需要、促进国际贸易、均作出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共和国)成立以后,在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中,进一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黑茶最早产于四川。《明史.茶法》载:明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所谓乌茶,就是将鲜叶经过蒸青制成的黑茶,由茶课司征收,运交茶马司与西北各游牧民族交换马匹。

安化究竟在何时产制黑茶?省、县有关文献史料中无以稽考。据《甘肃通志》载:明嘉靖三年(1524年)以前,安化已开始制造黑茶,《明令典.茶课》也记载:弘治三年(1490年)“令今后进贡蕃僧该尝食茶.不许于湖广等处收买私茶,违者尽数入官。"蕃僧,即西藏喇嘛,常数百人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尝赐。明朝在尝赐中,主要是茶叶,并指定于四川官仓拨给。但他们却绕道到湖广地区收买私茶,而湖广的黑茶主要产于安化一带,在15世纪末期以前,安化已经产制黑茶,这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安化黑茶最早产于苞芷园,以后沿资江而上发展,乃至遍及全县。参照四川乌茶制法,但有很大改进,逐渐发展而成一种特殊工艺。鲜叶由蒸青改用锅炒杀青,踹揉、沤堆(半发酵)复揉、松柴明火烘干。毛茶色泽黑润,滋味醇和,汤如琥珀,有松烟香。山于量多价廉很适命西北各族需要,以致西北领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到湖南采购私运,极大地冲击了黑茶官营,影响川、陕“引票”由2万多“引”骤减至10、20“引”,引起了朝中一场激烈争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御史李楠以湖南茶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为由,请求朝庭予以禁运。另一御史徐侨则据理力驳:“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茶之行(销),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不宜禁止。”这样经户部裁定并由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茶为辅。于是安化黑茶正式定为官茶。不久就取代了边茶供给的领先地位。

安化黑茶以“六洞茶”著称,所谓六洞即资水南岸的思贤溪之火烧洞、竹林溪之条鱼洞、大酉溪之漂水洞、檀香洞、黄沙溪之深水洞、竹坪溪之仙缸洞。六洞中又以条鱼洞、火烧洞更为著名。单就品质而言,则以高家溪、马家溪(今文溪乡)所产为最佳。俗称“高马二溪茶”。盛时,县内大的农户年产黑茶“贡尖”四、五十包(每包净重12.5公斤)。邻近的桃源、溆浦、新化、汉寿、益阳等县都相继仿制,除桃源沙坪有茶商设庄收购外,其余均运至安化境内各茶埠销售,因品质不如安化,通称为“外路茶”,县内所产,则称为“道地茶”。由于黑茶的发展,农村经济因之繁荣,清雍正八年县内后四乡(县内按地域分前五都、后四乡,简称前乡,后乡)民众在黑茶的原产地苞芷园公立“苞芷园茶叶禁碑”。碑文的序言说:“所赖以完国课,活家口唯茶叶一项。”黑茶作为大宗商品输出,西北地区有一个广阔的市场是一个决定因素。西北边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皮、毛、马匹、药材等出产尤多。长期以来,边民流行物物交易,而茶叶则是易货的最好物资,有茶叶即有一切物资,所以茶叶曾经作为货币一样在物物交易的市场流通道。

隋唐以前,西北边民是不饮茶的。后来学会饮茶了,则嗜之若命。据1943年叶知水调查,西北各族人们爱好黑茶约有三个原因:

一、茶为良好之饮料:茶有清神醒脑利尿之功,有杀菌止泻之效,有助于人身之健康,视为日常佳良之饮利。

二、茶与佛教之关系:西北人们,除汉、回外,蒙藏等族均酷信佛教。佛教主清净《封氏闻见记》:“(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33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三、茶与食料之关系:西北以游牧为主,食以肉类,饮以乳酪,常罹腹胀便泌之疾。茶有促进脂肪消化功能,一旦饮茶风俗遍及,就成为生活必需品,“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是西北人们的生活真实写照。

安化虽盛产黑茶,但由于经济、文化、交通落后的限制,历史上的茶业经营,向由山西、陕西、甘肃等省茶商为主,江西、湖北、广东及本省茶商次之。、陕、甘茶商称“西邦”,资本雄厚,最早的在县内乔口经营有数百年历史,并建有楼阁,设立行邦组织。赣、鄂、粤的茶商称“南邦”,省内的称“本邦”。各地茶商集中于资江沿岸各小镇租行设厂。1854年红茶未兴起前,全系经营黑茶。最盛时期,产销达2000引(折15万担,合8952吨)。当时的苞芷园、小淹、边江、江南、雅雀坪、唐家观、酉州、黄沙坪、乔口、东坪都是黑茶商埠,敷溪、仙溪、大鬍坪等处也曾设庄收、0一些茶行行主应运而生,他们系县内殷富人家,在各茶埠建造宽大厂房,配备制茶工具,提供炊具,专供出租。一家中等茶行年收租金(银元)800一1000丿匚,最咼的达3000儿。茶商中著名的如“西邦”设在江南的魁泰通、天泰运、合盛西、裕兴福、合盛引,小淹的吉盛昶等,“南邦”的兴和昌、泰盛强,以及“本邦”的乾益升等都盛极一时。

1939年湖南省政府建设厅在江南坪租凭德和庆记茶行办茶厂试压黑茶砖,是在安化由政府官办黑茶厂的开始,由于黑茶砖的试压成功,因抗战及对苏易货需要,业务日益扩展,以后官商合营,及商茶厂压制黑茶的如雨后春笋。如1947年的安化茶叶公司,由湖南省政府、中国银行、西北民生实业公司、湘联公司、中国实建公司等集资组成。由彭石年任董事长,彭先泽任总经理,设总公司于汉口,天津、兰州设分公司,在安化小淹及湖北咸宁设制茶厂,颇具规模。1948年8月调查,安化产制砖茶除安化茶叶公司制茶厂及湖南茶业公司制茶厂外,当有官商合营及商营茶厂6家。共和国成立以后,除50年代,尚有少数私营茶厂制销少量砖茶外,主要集中在国营安化砖茶厂(后改为白沙溪茶厂)加工经营。

黑茶成品分散茶、紧压茶两大类。散茶中有引茶、天尖、贡尖、生尖;紧压茶中有花卷、花砖、茯砖、黑砖。

引茶:明清时,由茶商先向官署纳税,领取引票来安化采购,按规定重量成包,再运至西北销售,所以称为引茶,作为以茶易马之用。我国茶马交易,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但未形成为一种定制,更没有确定为一种政策,至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才确立茶马交换政策,设茶马司。明代茶马交换比值是:上(等)马一匹给茶120斤(一斤合今596.82克,即71.6公斤),中70斤(41.8公斤),驹50斤(29.8公斤)。明代万历年间,部颁安化黑茶贸易章程,这是湖南茶叶市场第一个规章。规定每引正茶100斤、(合59.86公斤)可带损耗10斤,称为“附茶”

或副茶,共计110斤(65.65公斤)至清代附茶增到14、28斤,茶商为了攫取更大利润,在产地藉口茶叶水份、灰份过多,不断增加附茶、以致每引正附茶达75、80、90公斤不等。茶马政策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废止。同治末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仿盐引办法对“引茶”改为以票代引,招商领引纳税,持引票至安化采办黑茶。每票40引,正附茶3205.5公斤。除大量运往甘、新、青、陕等省(区)外,并进入俄属中亚销售。

左宗棠出任前,在陶澍的安化小淹老家教书八年,很熟悉茶市情况。原兰州的茶商设有东柜西柜,作为垄断组织,东柜由晋陕商人经营,西柜山回民充当,咸丰同治间,陕甘回民掀起抗清起义,战事十余年,两柜茶商逃散,西北边茶奇缺。左宗棠在平定回民起义后,对解决茶叶贸易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整理方案:

1.改引为票,商贩自由认领,除原东西两柜外,增设南柜,选长沙人朱昌琳为总管,打破了西北茶商把持黑茶运销局面。

2.为便于招徕,定减轻商贩负担之法,要求湖南对于领有甘肃票茶运过境者,只征厘金两成,其余八成由甘肃补贴。

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5年中,共发放引票22案次,从安化运销黑茶23622吨,年均363.42吨。

引茶有甘引、陕引之分。甘引色黄,叶质较粗,用篾篓踩成大包,每包重90公斤,运往陕西泾阳压制茯砖,数量占四分之三以上。陕引色黑,叶质较嫩,加工成各种散茶。

天尖、贡尖、生尖

清乾隆间(18世纪),晋陕茶商在安化采购陕引,就地加工为散茶成品,原分“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捆尖”几种,芽尖和白毛尖都是谷雨前后采制的细嫩芽叶,多白毫,状如雀舌,包装为一斤一篓,每60篓装一套箱,茶商作为馈赠达官、至亲的高级礼品。陶澍《咏安化茶》诗“毛尖如鹤毳,挨尖类雀舌”就是指这种茶。茶号门联也有“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先占一枝春”之句。天尖以下各茶,质量渐粗,概为商品。清末以后,主要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三种,1972年改为“湘尖”一号、二号、三号,1983年又恢复原名。

花卷

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茶商派人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采办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行栈雇人下乡采办黑毛茶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改踩成小圆柱形,称“百两茶”。清同治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细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而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合37.27公斤冫所以又称“千两茶”长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以边江为主要产地,踩制技术为刘姓少数人所掌握,对技术很保密,并有传子(媳)不传女(婿)之规。花卷茶做法精良,曾有茶商用水试浸,经过L;年茶心不湿。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两种,“祁州卷”为祁县、揄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H00两,数量较少。最盛时,在安化经营花卷茶的商号达30多家,年产3、4万支。主销山西、陕西、宁夏、内蒙、河北及察哈尔、绥远一带。用骆驼载运极为方便,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和年代里,很受欢迎。1958年以后,为花砖茶所替代,停止商品性生产,但作为安化的传统工艺仍保留下来。

茯砖

茯砖原由安化甘引为原料在陕西的泾阳筑压而成,所以又称“泾砖”。每砖净重旧秤5斤(3公斤),旧时包装纸上仍为“安化名茶”红字戳记。这种茶在西北市场享有很多名称,多寓褒意以其色黑,通称黑茶多因主销西北边区,经营者曰“边茶”曾长期由官府经销,所以叫“官茶”或“府茶”;用纸壳封装,又称“封茶”多因为需在伏天筑制,故称“伏茶”多以其有药效如土茯苓,就由伏茶进一步称“茯砖”,是边区人们喜爱的饮料,男婚女嫁的不可少的礼品,因此美喻为“福茶”.

茯砖起于何时,明史无记载。嵇璜《清朝通典.食货八.茶课》:“甘肃西商大引二万七千八百十六引,于西宁各处销。“每引行茶百斤,作为十篦,每二封,每封5斤。”根据赵尔巽《清史稿》载顺治元年(1644年)定易马例,泾阳已有茯砖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安化境内茶厂曾试图制造茯砖,经多次试验,均未成功,西北茶商因此扬言,安化压制茯砖有三个不能,一是没有泾阳的水不能制;二是气候不同;三是没有泾阳的技术不能制。1950年2月国营安化砖茶厂成立,人们在思想上进一步获得解放,安化黑茶要到泾阳才能压制茯砖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茶厂职工不断进行研究试验,1953年在马川的主持下,由黄维讲、王太运、盛传毅等组成试制小组,并聘请泾阳技术人员协助,终于取得成功。以后大批量进行生产,源源供应西北,结束了三百余年来只供应黑茶原料的落后局面。1970年,按省的统一安排,茯砖由新建的省益阳茶厂生产,安化的技术力量及设备转向支援。1985年白沙溪茶厂根据销区需要,又恢复生产,同时,县茶叶公司黄沙坪制茶厂及酉州茶行也大量压制,多渠道销往西北市场。

黑茶砖

长期以来,安化黑茶作为原料西调,路途遥远,引包体积庞大,长途运输,占用车船吨位很多,起卸极为不便,篦包粗松,更易破损,有时用人工担运,旷时长久,抗日战争时,需绕道远行,时间费用,两不经冫齐。商尺因之裹足,相继停业,安化茶叶因之积压,西北地区又构成茶荒。县内有识之士,早欲在产地压制砖茶。清末明初,江南小淹等地茶商试压未成。1935年5月,江南的酆劲夫、罗运隆仿照湖北羊楼洞的压砖方式,用木机试压砖茶,初步获得成功。1939年9月,湖南省茶叶管理处成立,适值我国与苏联签订贷款易货合同,商定茶叶为偿贷主要货物,省府力主在安化设厂压制砖茶,彭先泽任茶管处副处长,彭系安化小淹人,早年留学日本,赴日前,其父彭国钧嘱其学农,研究茶叶,以期对我国茶叶事业有所建树。但当时日本并无茶叶专业院校,因此在日专攻稻作,于茶则仅特用作物部门略事讲习而已。他在襄理处务期间,对安化茶叶事业十分关心,认准了只有在安化产区压制砖茶,才是解决当时黑茶危机的唯一途径。受命筹建茶厂,选定江南为厂址,与罗运隆一道,在湘潭定制压砖机械,几经试验,终于在1940年3月压制黑茶砖成功,样砖送重庆中茶公司检验,认为“堪合俄销”。这是安化制茶史上的转折点,1940、1942年共生产200余万斤(折合4000吨)陆续运往新疆、猩猩峡和哈密,交苏易货及偿还货款,后因法币贬值,成本过高,影响生产。1947年由官僚资本湖南砖茶厂及华湘茶厂恢复生产,部份私商也进行制造,从1940、1949年十年之间,共压制黑茶砖66六63万片,对于供应边区,出口苏联及搞活战时的安化农村经济是大有裨益的。共和国成立以后,白沙溪茶厂一直作为主要项目大量生产,除边销外,间有少量经广东运往香港侨销。

花砖

1958年白沙溪茶厂在花卷茶的基础上,改变内质配方、改圆柱形为砖形,用机械压制而成,称为“花砖”,仍维持花卷的品质风味,经征求销区意见后,正式投产,年产1500吨左右,1983年“中茶”花砖荣获国家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

共和国成立以后,改变了旧社会靠人工制作黑茶的落后状态。1958年江南公社靠土法上马制成一套黑茶初制机械,计分滚筒杀青机、卧式揉茶机、立式解块机、间接火温简易干燥机四种,1959年6月8日省农业厅函向各黑茶产区推广。自后县内因势利导,大力推广各种黑茶初制机械达1730部,普及了用机械初制黑茶。白沙溪茶厂自1954年起全面采用机器生产,结合制茶工艺不断改进,保证了产品质量、促使劳动生产率日益提回。

60年代以后,县内加强了对黑茶产制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主要有县茶叶试验场唐明德的《黑茶采摘的研究》、《黑茶渥堆中过氧化氢酶的研究》、邹传慧的《黑茶渥堆与温度关系的研究》、黄千麒的《水份对黑茶渥堆的影响》、方永圭等的《安化黑茶传统初制与审评技术调查》及白沙溪茶厂王炯楠等《怎样使花砖茶获得优质产品的》、金来源《发挥传统优势、努力提高黑茶品质》等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先后在《园艺学报》(北京)、《茶叶季刊》(浙江)、《茶叶通讯》(湖南)等刊物上发表。并为国内大专院校茶叶教材所引用。

从1950、1987年白沙溪茶厂共产制各类黑茶成品111260吨,其中安化县的原料占90%左右,作为传统产品,几十年销售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市场,一直稳定,从50年代禾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市场,70年代初又进入天津。1958年以后,即停止甘引生产、全部以成品供应。

长期以来,由于黑茶供不应求,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取的经济掠夺政策,黑茶在销区价格一直很高。1828年甘肃每副茶一封(即茯砖一片)售价白银七、八两至十余两,1919、1937年内蒙古砖茶价一般每箱10.5元(银元)上下,二次世界大战至国内解放战争期间,蒙民要30、35公斤羊毛才能喝上一片砖茶。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保证边销政策,交通条件较过去大为改善,商品由中茶公司批发给各地商业部门直接供应消费者,价格低廉,货源充足,深受西北各族人民好评。据内蒙古乌兰寨布盟人民政府统计资料:1949年每50公斤羊毛换砖茶7.7片,1950年即能换31.3片,1953年为39.5片。蒙民反映:“解放前要巧只羊的毛才能换一片茶,现在只要一只半羊的毛就可换一片茶。西北少数民族以感激的心情称茶叶为“共产党茶”、“毛主席茶。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 一块遗忘到角落里的安化黑茶砖 日期:2016-09-12收藏:79 栏目:[安化黑茶]

    十余巡后,几位茶友感觉发热,心跳加速,我则感觉疲惫,有一种难以承受的负荷感,或许是安化黑茶砖的茶气和本身的药用功效发挥了作用。有一位修佛的茶友说,人都有情绪,在与外界碰撞的过程中,情绪的积压让身体疲惫,茶气可以在身体经络间循环,让...

  • 六堡茶黑茶与武夷白茶的黑白之约 日期:2018-08-01收藏:181 栏目:[安化黑茶]

    今年5月13日,母亲节,带了一束花和两泡茶,陪老妈度过了一个惬意的午后茶约。一款三年的白茶和一款十一年的黑茶,带有时间沉淀的味道,更适合这样的日子。 夷白之润 首先喝的是夷白,一款采用武夷山的茶青做的白茶,兩年前去武夷山寻茶,无意中邂...

  • 老茶的价值与存放方法(精华) 日期:2018-10-19收藏:162 栏目:[普洱茶叶]

    老茶的价值在于自然存放后的味道。我国自古对茶叶的保存就十分讲究,并有着诸多关于茶叶保存的记载。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叶的保鲜和储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从早期的生煎羹饮,到唐煮宋点,...

  • 一篇文章读懂湖南黑茶(精华) 日期:2018-10-13收藏:107 栏目:[安化黑茶]

    中国有六大茶类,绿、青、红、黄、白、黑,其他茶类都因为在市场上的普遍性而被人们所熟知,只有黑茶因其长期作为边销茶品,一直没有被国内茶人所认识。目前黑茶中最被人们熟知的莫过于普洱茶,它已经从过去的边销茶成为当下国内茶市上最热的产品...

  • 老茶释疑 日期:2016-09-12收藏:156 栏目:[普洱茶叶]

    老茶,在岁月风化的艺术鉴赏上胜过新茶,这表现在口感的陈化与饮茶时的体感等,确实有别于新茶。但老茶在香气与口感的刺激性上,却不如新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择老茶,不妨作为_部分人的爱好。老茶一定要选择干净的茶,洁净是第一要义,第二才...

  • 蔡镇楚与安华黑茶 日期:2016-09-12收藏:102 栏目:[安化黑茶]

    在蔡镇楚看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安化黑茶产业实现从亏损到年产值近80亿的飞跃,“靠文化的撬动,靠科技的支撑,靠专家与茶人”,更何况“文化是灵魂,炒作只是手段,无论何种名人明星来炒作造势,它总是一时的,带来的只有短暂的轰动效应,不可...

金骏眉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金骏眉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